“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学成回国、创业就业、报效祖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留学归来的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或潜心科研、勇攀科技高峰,或创办企业、服务社会,或立足岗位、奉献青春。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胸怀鸿鹄志 归国展才华”栏目,介绍部分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的事迹。
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眼病发生率高达80%,辽宁省共有白内障患者33万人,每年还在以3万人的数量递增。
20年前,何伟、何向东兄弟二人先后在日本九州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们立下誓言:“要为中国贫困患者解决看眼病难问题”,并归国创建何氏眼科医院集团。何氏眼科医院集团的发展从白手起家开始,时至今日已拥有8家眼科医院,60所眼视光门店,1座医学院,1个眼产业科研基地,1600多名医护和教学人员,为辽宁近80%的眼病患者送去光明。
梦想,从一次义诊开始
出身医学世家的何伟1984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受教育部派遣,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公派的第一位攻读眼科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到日本深造。留学8年,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取得日本行医执照。
“我的梦想,是从一次义诊开始的。”1992年,何伟随日本援华医疗团回到祖国,在抚顺参加为东北老百姓做白内障手术的义诊。“义诊快要结束时,一位老人对我说,因为眼睛看不见,不想活了。”何伟说,“这让我下决心回国建一个眼科医院。”
弟弟何向东比何伟小3岁,手足兄弟虽性格迥异,却志向相同。1995年,二人离开了居住8年的日本,回到祖国。
如今的何氏眼科医院有着与国内一流医院相同的医疗设备和检查设备。在何氏医院大楼的后面,还有一间小楼,没挂牌子——何氏平民眼科医院。来这里就医的患者,都是通过街道等政府基层组织遴选、介绍来的贫困百姓,何氏对他们实行免费治疗。
20年来,何氏眼科医院服务3000万人次,为贫困患者减免检查手术费用1.97亿元,公益免费手术量占总手术量48.9%,为79800位贫困患者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
办学,建设理想“光明城”
在沈阳市风景秀丽的棋盘山深处,有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何氏医学院:十几幢红瓦顶、米黄色城堡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依次排开。阶梯式露天集会广场,前面有一池蜿蜒的流水“博雅湖”,背后是高大廊柱支撑起来的穿堂式艺术学院大厦。
何向东刻骨铭心地记得,当何氏还蜗居在12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时,何伟就让他用那台286电脑,绘出了一个辉煌灿烂的“光明城”图景。之所以坚持建大学,是因为兄弟二人意识到,只有培养更多的医生和后备力量,才能建立起一个“光明城”。
何伟说,“我们除了培养大量本科生、专科生,20年来还一直坚持免费为基层培训乡医、村医,为西藏等西部落后地区免费培养眼科医生,20年来免费培训基层医生3.2万人。”
科研,集聚专业的力量
对于未来,兄弟二人志向远大:要实现医、教、产、学、研的产业链。何伟说,要让教育成为医疗的“发动机”,为医疗提供适合未来发展的实用性人才;让科研成为医疗的“蓄电池”,让中国的医疗技术从引进为主,变成“中国智造”。
规划眼产业基地,搞科研和产业转化,集团目前已经拥有28项专利科技,其中人工晶体已经得到欧盟认证,与同类进口晶体相比,价格可降低至1/3。
2006年,辽宁爱之光防盲基金会在何氏眼科医院集团成立。何伟说:“把资源整合到一起,把一件光明的事业做大,这不仅是为了防盲治盲,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何伟、何向东希望通过基金会唤起公众的责任,集聚起更多的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