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修谱热:古老精神传承抵御现代“漂泊感”

时间:2017-06-12 10:56来源:未知 作者:时代名人管理员 点击:

资料图

民间修订家谱的热潮正悄然兴起。据媒体报道,湖北武汉的蒋先生花费120万元修订家谱,其中包含“清正廉明”“穷莫丢猪,富莫丢书”这样的家训。修订家谱引来一些批评的声音,认为这是落后的宗族观念的反映,但舆论中仍是赞赏者居多,认为这是“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的好方式。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笔者认为修家谱对家风建设和民间道德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是修复我们早已陌生的传统文化的一个不错途径。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先祖崇拜,这与农耕文化有关。生老病死,四季轮回,道法自然,融入自然,这是中国人原始哲学与伦理观念产生的基础。正是因为这种深层次的文化信仰,中国人历来重视家谱的修订。家谱被摆放在祠堂或家里最圣洁的地方。

一本家谱展示了一条生命繁衍的清晰“线路”。你会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你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老人会时常向孩子讲述先人的故事和经历。家谱上还常常对德行高尚者有几笔盖棺论定似的描述,如“清正廉明”“勤俭持家”“坦荡做人”“生财有道”,一条精神延续的密码跳跃在纸上,熠熠生辉。它就像座右铭一样时刻在提醒人们,一定要继承先人们的遗训。日积月累,这便成了家风。

据考证,中国人修家谱的习惯从先秦时就有了。相传西周贤臣周公确立了家族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从血缘上分清孰亲孰远,开始记录家族中成员的血缘关系,逐渐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文化。家谱刚开始是在官方流行,到了唐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及至明清时达到极盛,以此还形成了各种个性化的家风、家教。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都是这种传统中的代表,诸葛亮的《诫子书》至今挂在很多人的家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绵延数千年而不灭,与这种文化的传承是有极大关系的。当然,在历史上,家谱发展也有不好的一面,如魏晋时期人们修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成了阶级固化的重要基础。正因如此,隋唐时期产生了科举制,以此来弥补它的不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统文化才是我们精神生长的根系,只有充分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家谱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却也很重要,它一方面记录着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记录着家族的精神传承。

今天,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漂泊感越来越强烈,精神的个体化传承越来越难,家谱的修订也许是反抗同质化的一条出路。它可以在历史的宏大叙述中保持其鲜明的个体性和独特性,为文化的再生提供鲜活的个体经验。






 

个展秀更多

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 书法名家 黄立成

名人名作更多

中国当今实力派书画名家杨贵花老师作品选
时代名人书法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 王宽中 王立珂 作品 王宽中作品

吉祥用品更多

镇宅之宝 福禄来成如意 水晶葫芦
陈仕锦老师纯手绘作品【知足常乐】 邓梦洁老师作品【吉祥如意】 老子出关图

名人名家更多

易学名家---红土厚地
易学名家---红土厚地

罗火炅,原名罗勤荣,1975年9月生,四川省广元人氏,自幼追随民师,精于道篆,擅长四柱命理预测...

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  金双婵
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 金...

金双禅,女,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参佛学易多年,中华易学名人促进会山西分会会长,常住山西五台...

国学文化传承名家  张丽珍
国学文化传承名家 张丽...

张丽珍 女,汉族, 1958年1月出生,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国学研修班,知名传统...

  • 友情链接

    健康导报 今日热点 中国媒体联盟 凤凰 光明网 全国政协
    中国青年网 国际在线 中国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 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志愿者服务联合会 优酷 百度百科 搜狐视频
    中国网 中国互联网举报之心 国学在线 人民网 中国日报网

    关于我们 入网须知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3025231号
    公安联网备案号:11010602007065
    新闻热线:15652718868 邮箱:138770708@qq.com
    法律顾问 李炳阳律师 时代名人.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