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五佛寺
时间:2023-06-14 15:41 来源:未知 作者:时代名人管理员 点击:次
在古丝绸之路上,有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五佛寺”,是我国大江南北及黄河流域最古老、最具见证历史的佛教寺院之一。佛寺位于甘肃省靖远县北部的大庙村与景泰县东南五佛乡之间的黄河之滨,是甘肃省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白银市特殊的不可多得的一个旅游景点。从白银市乘车至景泰县南郊,入南二环路奔东南而去,不远即到。亦可从靖远北部穿越永新、石门、双龙,渡河抵达。佛寺周围树木茂密,枝叶繁盛,空气甘鲜,风景十分优美。景区商城、饭店、宾馆,应有尽有,价廉物美。更有特色美食大碗鱼,及五佛豆腐拌小葱,食后回味无穷。整洁的环境,清脆的鸟鸣声,及欢歌笑语的河水,似向人们用不同语言致辞,欢迎您的到来,感谢您的光临!
五佛寺以前叫盐寺,是古代中原向塞外运盐的重要驿站,也是古丝绸之路北路通往河西的重要渡口之一。佛寺建筑历史悠久,壮观无比,真实体现出北魏年代的匠心独具。它倚山面河,坐西向东,山环水抱,云雾缭绕。登寺楼凭栏眺望,滔滔湍流,尽收眼底;群峦叠嶂,挺拔峻秀;渡口船只穿梭不停,满载着游客商贾南来北往。寺顶一尊汉白玉佛像亭亭玉立,面带微笑,似在向人们招手致意——平安吉祥!
五佛寺始建于十六国与北魏交叉年代,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据记载,比敦煌莫高窟还早建二十多年。那时,佛学文化途经丝绸古道,自北至南在我国传播。据说,当时有位佛学高僧法名乐僔,在讲经播学途中,路过靖远县大庙村时,忽见对面河滨天光下临,五色祥云缭绕河堤,大师顿然心悟,此地有灵山之光!是修筑佛寺、传播佛学文化的上乘之地。于是,便立其志而动起行。那时,景泰县并不存在,西有武威、东有靖远,为了及早建成佛寺,传播佛学文化,大师在武威靖远一带东奔西走,过街串巷讲经播学,时间长达三年之久,佛学文化生根开花,善男信女无计其数,有识之士慷慨解囊,无住心、无住相布施者,数不胜数。加上来往盐商丝贾的鼎力援助,和大师的精心策划,以及各工匠的艰苦劳作,千尊佛像逐步诞生。通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佛寺终于诞成。
佛寺主要由一主窟和八个中小窟组成,都是人工凿制的杰作。笔者着重讲述一下主窟,余八窟便不一一列述。主窟深9米,宽7米,高5米,窟中有一5米正方形石柱,直达窟顶,四周是1.6米宽的环形通道,是焚香拜佛的必经之路。窟四维开四龛,中间石柱开一龛,龛内各塑佛像一尊,分别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ru)佛,南方欢喜世界宝相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微妙声佛,正中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此五尊大佛像,奠定了佛寺的寺名,当地的地名也由此而来。窟南北二壁各雕塑小佛像9排,计数994尊,加上龛内5尊大佛像,共计999尊,因此五佛寺又称为千佛寺。 主窟直观的四位菩萨壁画,是清代作品。窟前为砖木结构的三层楼阁、贴接石窟崖面、与石窟巧妙地合为一体,成为石窟前室。一楼南侧设置木梯可登二楼,二楼北东南三面环廊,边置围栏,中为佛阁,可达窟内。三楼为木质尖顶、形若八卦,勾心斗角。
五佛寺的建成,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是传统建筑与佛学文化交合融汇的结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说明了是人民创造了伟大的历史。一千多年来,佛阁多经风雨沙尘洗礼,破损衰颓在所难免,唐、宋、明、清都续修过。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历史文物十分重视,多予关怀支持。1983年又对基础捐资加固,至今完好无损。另外,83年固基时,意外发现木刻板印制的西夏文字的佛经残留,共7页,计673字。(经译知,乃《金光明最胜王经》中的部分内容)。
历史翩然,悠长淡远,春秋轮回,日转月移。为了打造美好五佛,让佛寺灿灿发光,近年来,当地在佛寺周边建造了“中华之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新农村”、“梧桐丛林”、“龙王炕”、“猩红崖”、“观河楼”、“财神阁”、“落凤石”、“动植物园”,及抗日促进会纪念雕塑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优势明显,环境宜人,参观后令人心旷神怡。2017年11月8日,五佛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特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北方佛教文化圣地和旅游的最美景点。每逢古四月初八日,庙会十分隆重,熙攘的人群蜂拥而至,人们除了旅游观光,似有祈求平安与吉祥的愿望,因为五佛寺在人们心中的烙印和感觉,似乎十分灵验,如今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作者:王蓝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