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总书记嘱托强决心、稳信心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举国动员,上下齐心,中华民族展现出卓越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一系列针对疫情防控的决策与举措强决心、稳信心、暖民心。
 
强决心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2月23日,农历二月初一。一场特别的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分会场一直设到了县、团。
 
“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在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形势作出全面分析,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指明了未来工作的重点,厘清了人们对疫情的认识,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注入强大动力。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
 
“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这场“人民战‘疫’”注入了必胜的决心。
 
1月20日,年关将近,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对新冠肺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患者治疗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
 
从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到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从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到积极争取国际社会支持……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形成了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湖北、武汉是关键。党中央立足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因应施策,将武汉和湖北作为全国主战场。19个省份对口支援、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医院和方舱医院迅速开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八方支援的热忱为战“疫”主战场注入澎湃动力。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全国上下一盘棋。疫情发生时恰逢春节返乡高峰,各省区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从全国层面控制住蔓延态势……
 
战“疫”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展现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在疫情面前,中国政府展现出坚定的政治决心,采取了及时有力的举措,令世人敬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这样评价,“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我相信,中国采取的措施将有效控制并最终战胜疫情。”
 
稳信心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经过广大医务人员和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努力,目前疫情形势已开始出现积极变化。我们不仅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而且能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通电话时指出。
 
“有信心、有能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传递出中国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
 
信心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应对疫情,党中央判断准确,各项工作部署及时,采取的举措有力有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仅仅十天,可收治上千名患者的临时医院建成投用,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抗击疫情所需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武汉;
 
信心来自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行动,是一场齐心协力的人民战争。疫情之下,人民群众所展现出的核心意识、大局观念进一步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的有序。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展现了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与同舟共济的深厚情怀。
 
信心来自国家治理的科学有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硬核政策帮助广大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信心来自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序。“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战。”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供应稳定,全国已有超3000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口罩、防护服、医疗器械”等业务;重要物资实行国家统一调度,建立交通运输“绿色通道”,多措并举保障重点地区医用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
 
信心来自国际社会的积极支持。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电话、信函、声明等方式对中国表示慰问和支持。海内外医疗物资支援不断,为中国抗击疫情注入信心与力量。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中国为抗击疫情付出的巨大努力有目共睹。“相信这一努力将稳步减少这种疾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月16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表示,相信中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做努力将取得显著效果,“我对中国抗击疫情充满信心。”
 
暖民心:“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始终放在第一位。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北京社区、医院、疾控中心,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在地坛医院,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武汉市多家医院,向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干部职工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了解情况时强调。
 
“生命重于泰山”,是贯穿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的一条主线。
 
从1月20日作出重要指示,到大年初一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再到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这句话常常被习近平总书记提起。遏制疫情蔓延势头,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切实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这一系列的民生举措,都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
 
多渠道扩增收治床位,尽可能让患者在轻症阶段得以治愈;加大重症患者救治力度,疗效明显的药物、先进管用的仪器设备都要优先用于救治重症患者;
 
对参加一线战斗的医务人员,要尽快出台关心关爱的政策举措,及时安排免费体检,将来要增加带薪休假时间,并将抗疫表现列入职称评定指标之中;
 
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对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返贫致贫的,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疫情防控战,这些人群被总书记格外惦记——
 
“广大医务人员冲锋在前、无私奉献”。“他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非常辛苦,不少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在不同场合多次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湖北和武汉人民站在一起”“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当前,湖北和武汉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湖北人民、武汉人民“只要同志们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我们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
 
人民子弟兵、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志愿者……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样不容忽视。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就有序复工复产提出八点要求。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等等,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指明方向。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员、副教授周跃辉表示,“在环境复杂严峻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确实具有强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也说明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同时,针对暴露出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应当“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责任编辑:时代名人管理员)